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用記事本來對抗輕度知能障礙!


在失智相關議題普遍被媒體傳播的現在,當長輩初步被診斷具有輕微的知能障礙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家屬或當事人往往會直接將此解讀為罹患了失智症,從而感到悲觀絕望。事實上,雖然失憶型輕度知能障礙(amnestic MCI有較高的「機率」轉為失智症患者,但這個發展並不是必然的。目前已有不少學者投入此過渡期的介入研究,例如:日本的Suzuki教授等人提出的運動訓練

延續昨日的分享,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成果是來自於美國的研究,Greenaway、Duncan與 Smith (2013)使用了記憶支持系統對失憶型輕度知能障礙進行介入,這個支持系統教導實驗參與者使用行事曆或記事本(包含約定、待辦事項與日誌三個部分)來協助其記憶,研究結果顯示:接受介入訓練者相較於控制組在日常認知功能(The Everyday Cognition, ECog)與記憶自我效能皆有明顯地改善,介入訓練對於日常認知功能的效果可持續兩個月;因為使用膽鹼酯酶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的關係,實驗組與控制組在MMSE (Mini Mental State Exam)DRS-2 (Dementia Rating Scale-2)之認知評估表現沒有差異;該研究也針對實驗參與者的主要照顧者進行心情評估,實驗組的照顧者在憂鬱情緒上有所緩解,相對的,控制組的照顧者反應其照顧負擔感加重。整體而言,運用行事曆或記事本作為輕度知能障礙的支持系統具有一定的成效。

使用行事曆或記事本對我們來說似乎是很尋常的記憶協助工具,筆者知道有一些長輩會將重要事項紀錄在月曆或日曆紙上以避免遺忘。一個延伸的議題是,目前這類記憶支持系統已發展出不少電子化的應用程式,如:Google Calendar等,電子化的記憶支持系統是否仍對於輕度知能障礙具有同樣的介入效果?此外,長輩們在心態上是否能接受及願意使用這類產品?畢竟要電子化輸入遠不同於直接記在紙上,仍需要長者一些基本的科技產品使用能力。但無論電子化與否,假如您家中的長輩還沒有發展出自己的記憶支持系統或工具,且常常為了自己的忘東忘西而感到沮喪,也許您可以將行事曆或記事本當作一個媒介,用長輩們可以接受的方式,簡單地教導他們使用!!

  • 參考文獻
Greenaway, M. C., Duncan, N. L., & Smith, G. E. (2013). The memory support system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randomized trial of a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8, 402-409.

(本文同步發表於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

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為什麼智者常樂?


近來有許多探討長者快樂或幸福發展軌跡的研究,總的來說,單就年齡與快樂或幸福發展的共變關係所進行的實證研究,其結果往往呈現出許多不同的模式,如:線性遞增、遞減或呈非線性發展...等,因而,與其討論人們是不是會越老越快樂、越幸福,也許我們可以試著去問:「什麼樣的人會越老越快樂、越幸福?」以及「這些人如何能快樂幸福到老?」當然,這也是個很複雜的問題,其中可用以解釋的變數有很多,大至生長國家的經濟水準或小至個體自身各項功能條件、健康狀態...等等。

當我們年紀越來越大,會有很多功能上的退化與失去,但同時歲月也帶給了我們一些經驗與智慧的積累;就如同Cattell將人的智能分類為流質與晶質兩種,成人的晶質智能有不少發展的空間,而智慧的增長如何讓人幸福快樂到老呢?最近的一篇加拿大研究(Etezadi & Pushkar, 2013)便嘗試將長者智慧與其情緒幸福感(emotional well-being)間之關係與中介機制進行探究,該研究針對360名退休長者進行調查,除了採用三向度智慧量表(Three-Dimensional Wisdom Scale)以及正負向情緒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作為主要變項之量測工具外,同時還將壓力因應風格、生命意義、制控感等納為中介變項進行探討(有興趣瞭解變項定義與測量的人可以參考原文),研究結果顯示:越有智慧的人越能採用正向因應風格(如:聚焦於處理壓力源或採用正向角度詮釋遭遇)、也較投入生命意義的追尋活動及擁有較高的制控感,上述變項對於正向情緒的增進具有完全中介效果,而長者智慧透過生命意義的投入與制控感亦對於降低其負向情緒產生間接影響效果。

除此之外,筆者也想分享最近閱讀的一本書發現幸福:1000位長者教會我的人生30堂課,這本書來自於康乃爾大學Karl Pillemer博士負責的一個長期計畫(The Legacy Project)成果,該計畫將長者視為生活專家,兼採調查與訪談美國一千多名長者的資料,將長者們的生活智慧加以整理、具像化。針對快樂,一名89歲的西方老奶奶說:快樂是一種「選擇」而非「狀態」,這其實呼應了前述Etezadi and Pushkar (2013)提到的制控感的中介作用,此外,該研究也提供了一些長者的快樂秘訣,如:聚焦於眼前所有、將接受作為煩惱的解毒劑(我們也曾介紹過與此相關的研究)...等。看完後,筆者真心覺得長者們真是情緒調節的專家,他們傳授與分享的內容,應可使很多人受用,目前台灣似乎還沒有這樣的計畫出現,但筆者認為台灣的長者或經歷過戰爭、或經歷過窮苦、或遭遇過人生各階段許多的悲歡離合,定有許多處世秘訣值得我們挖掘,讓他們這些實用智慧埋沒掉,實在很可惜!藉由這個平台,也許我們可以號召更多的同好(不管是不是學界的朋友)一起來整理與分享這些身邊長者的智慧,讓這些幸福的秘訣得以傳承、流動出去,也讓大家在選擇要為自己的快樂或幸福負責時,有更多的軟性資源挹注!!

趁著今天「祖父母節」,跟身旁長輩討教交流一下吧!!

用聽的也可以



  • 參考文獻
Etezadi, S., & Pushkar, D. (2013). Why are wise people happier? An explanatory model of wisdom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in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4, 929-950.

(本文同步發表於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耳順之年的秘密


隨著老化歷程,人的身體與認知功能皆會自然退化,孔子很早以前就曾勉勵我們:「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用比較淺白的方式來說,就是年長之後,即便遭遇那些不中聽的話語以及不如意的事情,也皆能通達其理、順應天命,將一切視如飛鴻雪泥,而能淡然處之,但是,要做到耳順可真是不容易!

Opitz, Rauch, Terry & Urry (2012)招募了16名年輕人(年齡介於18-22歲)與15名老年人(年齡在55-65歲間)進行實驗,實驗參與者透過投影會看到令人感到不愉悅或中性的圖片,在認知控制階段,參與者會依循指導對觀看負向圖片所產生的情緒,分別採用強化心象、重新評估或不改變自身感受地看著圖片等方式進行調整;而對於中性圖片則只是看著。實驗同時也採用了凝視引導(即將參與者的視線引導到高情緒誘發區塊或非誘發區塊)以區辨認知控制與注意力的不同影響。研究者在蒐集與分析實驗參與者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與情緒與焦慮症狀量表(Mood and Anxiety Symptoms Questionnaire, MASQ)資料後,有幾個主要發現:


  1. 年輕人較能透過認知控制降低負向情緒強度
  2. 年輕人在腦額前葉皮質的兩個區塊:左腹側額前葉皮質(Ventr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vlPFC)與背內側額前葉皮質(Dors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dmPFC)皆有較大的活化反應(此兩區域被認為與認知控制有關,請參考上圖)
  3. 背內側額前葉皮質的活化與降低負向情緒間呈正相關、左腹側額前葉皮質的活化與強化負向情緒間呈負相關;左腹側額前葉皮質對於長者負向情緒強度有部分中介效果,長者在左腹側額前葉皮質的活化度較低,因而長者強化負向情緒效果增加
這個研究其實提醒了我們:支持認知控制之腦區域會因老化而降低活化程度,教導長者們使用認知控制策略進行負向情緒調整,不見得能獲致跟年輕人一樣的效果,在發展高齡情緒調適相關課程或介入方案時,應留意此種限制;此外,雖然在生理上,長者的認知控制未若年輕人佳,但這並不意味著認知控制訓練對長者就沒有幫助,透過後天長期經驗的累積與修養,長輩們其實也自行發展出不少心法以達耳順之境,在此,歡迎與我們分享您的秘訣!

用聽的也可以



參考文獻
  • Opitz, P. C., Rauch, L. C., Terry, D. P.,  & Urry, H. L. (2012). Prefrontal mediation of age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reappraisal. Neurobiology of Aging, 33, 645-655.
(本文同步發表於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要凍齡?還是要有型?


目前市面上充斥著許多標榜「凍齡」、「抗老」的相關產品,身處在這一系列商業模式運作的世界裡,民眾對於如何「對抗老化、以保青春」顯得被教育得很好;但是獨尊「年輕」的社會價值觀念,會不會形成另一種年齡歧視呢?例如:「真」年輕的小輩對於長輩「裝」年輕的行為不以為然......。而我們有沒有可能對於此種抗老的主流文化論述進行反思或發展出新的論述?

澳洲學者Garnham (2013) 針對當代抗老論述進行研究,分析用的文本主要來自於大眾媒體、醫美從業人員與具有整型經驗長者的訪談資料;該研究針對醫美「青春永駐」的抗老論述,提出了一些新的詮釋,例如:許多長者認為他們之所以進行醫美手術,並不是要讓自己看起來顯得更年輕,而是想讓自己能看起來更好,也就是說,藉由醫美使得他們在老化的歷程中仍能對自身的美作出選擇、擁有控球權;長者關心自己的外貌是一種想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生活實踐。筆者覺得比起追尋逆生長,基於自身條件、勇於重新改寫自身老化意義的長者們,更加充分展現與傳達出不同形式的生命之美。

當我們不被「外貌年輕就是好、就是美」的單一論述所洗腦,從抗老文化的宰制中解放出來,懂得珍視生命主體的價值與自然樣貌、便能更具創意與自由地展現自我,當然,要活出自己風格的老後,也不必然得要透過整型才行。筆者從一個國外網站就發現長輩們的老年意象其實可以很多元、也很有型;所謂的有型,是以「自我悅納」為基礎才得以產生的。我們的社會應該多鼓勵長者在老年期活得更有型、更有自己的風格,而不是一窩蜂地崇尚年輕或追求符合普世價值的理想老後;換言之,「老」是具備開創性的,你可以決定與設計自己要怎麼老以及老後的樣貌!!我們期待能在台灣社會發掘出更多元的「有型老」!! 

歡迎與我們分享你覺得「老得很有型」的案例!! 

也可以用聽的



參考文獻
  • Garnham, B. (2013). Designing ‘older’ rather than denying ageing: problematizing anti-ageing discourse in relation to cosmetic surgery undertaken by older people.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27, 38-46.
(本文同步發表於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和長輩一起養花蒔草有益健康!!




用聽的也可以



現代人普遍有很大的生活壓力,空閒時,總愛到郊外走走、親近大自然。事實上,有許多科學研究都指出接觸自然對個體的情緒恢復有其作用。例如:一個實驗研究在給予30名參與者(年齡介於38歲到79歲)壓力作業後,將之隨機分派到戶外園藝組與室內閱讀組進行活動,並分別於基線、壓力後測、活動中期及後期等階段利用唾液皮質醇反應(壓力反應的生理指標)以及正負向情緒量表進行量測,研究顯示:戶外園藝相較於室內閱讀活動對於個體因應壓力之生、心理復原結果有更強的效果(Van Den Berg & Custers, 2012)

針對失智長者的研究發現,失智長者有與外界溝通其需求與想法的功能限制,因而當有壓力時,只能透過發出不適切行為(如:尖叫、敲打、噪動等)來表達。一篇為期一年的縱貫研究針對失智症患者漫步花園的介入效果進行探究,研究指出:花園漫步有助於降低失智患者激動行為(如:攻擊、抱怨等)(Murphy, Miyazaki, Detweiler, & Kim, 2010)。除了西方研究外,日本也有針對失智症患者進行園藝治療的臨床研究,除了戶外園藝活動外,也包含室內園藝活動,研究比較參與及非參與者在簡易心智狀態檢測之表現,結果發現:園藝活動參與者的心智表現有明顯的改善;透過訪談,該研究也發現病人在溝通與情感表達上有所改善(Yasukawa, 2009)。換言之,養花蒔草對於失智長者的認知功能與情緒調節有益。

現今有些子女會將家中獨居長輩從鄉間接到都市裡生活、照料,但對於長者而言,要適應都市叢林的生活方式並與鄰里建立新的社會連結實屬不易,因而幾乎都將自己關在屋子裡。遷居對於長者本身就是一個壓力事件,我們或許可以鼓勵大家在有限的居住空間中多創造一些綠意,即便透過與小型自然生態的接觸,也可以達到釋放壓力的效果;在社區層次,目前在台灣也陸續有些實踐行動,例如:新故鄉基金會在南投為失智長者營造生態菜園(參考先前新聞報導;此外,希望各地方行政機關首長與承辦人除了編列預算致贈小禮品給長者外,也可以思考在都市發展過程中,如何為大眾多保留一些綠色公共空間,讓處在都市中的高齡者有多一點可供戶外漫步的花園,並得以在高齡友善的環境中與他人多些互動。

參考文獻 
  • Murphy, P. F., Miyazaki, Y., Detweiler, M. B., & Kim, K. Y. (2010).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agitation of a therapeutic wander garden for dementia patients based on ambulation ability. Dementia, 9, 355-373.
  • Van Den Berg, A. E., & Custers, M. H. G. (2012). Gardening promotes neuroendocrine and affective restoration from stress.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16, 3-11.
  • Yasukawa, M. (2009). Horticultural therapy for the cognitive functioning of elderly people with dementia. In. Söderback, I. (Ed).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Interventions, ( pp.431-444 ). Springer New York. 
(本文同步發表於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